
2025年5月24日《呼伦贝尔日报》3版“呼伦贝尔大草原· 跟着美文去旅行”栏目刊发了题为《北疆的绿与歌——红花尔基的古今交响诗》的报道,呼伦贝尔林业集团副总经理孟和苏荣以细腻温润的文字,如妙笔生花的画师,将红花尔基的自然风光娓娓道来,以蓬勃朝气书写林业集团骏业日新的篇章。全文如下:

《北疆的绿与歌
——红花尔基的古今交响诗》
孟和苏荣
这里是蒙古高原的起点,兴安岭的龙脊在此昂首——
苍狼的足印化作护林的图腾,白鹿的轻蹄踏出生态的长廊。
古老的狩猎民族在樟子松的幼苗里埋下了永续的誓言,
游牧的马鞭丈量着森林与草原共生的年轮。
自然的回响:呼麦、长调与萨满的千年低语
辉河的回声仍在呼麦里震荡,
萨满的鼓点与风共鸣,
长调在伊敏河水库的波光里延展,
像一道永不愈合的伤口,又像一首未写完的情诗。
匈奴的箭镞已锈成沃土,鲜卑的鞍鞯长出红蘑菇,
契丹的号角声在护林员的哨声中重生。
每一圈松针的轻颤都在诉说:
鄂温克人用驯鹿的迁徙守护苔原,
达斡尔人用渔网的网格计算生态,
蒙古族将"敖包相会"唱成了草场恢复的密码——
这些北疆的儿女,把祖先的智慧
编成了大地的绿色经幡。
现代的脉搏:高标准农田与樟子松的基因密码
曾经这里失语的草、语法混乱的地
带着钢尺与圆规的园丁来了,
把盘踞的根系编织成五线谱,
剪刀裁去多余的形容词,
让阳光校对每一处平仄。
那些被规训的年轮,
开始练习新的发声方式
年轮里沉睡的树脂,
在财务报表的附录里,
安静发芽。
整片森林筹备绿色证券交易所,
连啄木鸟都忙着考取,注册会计师执照。
此刻我站在北纬48°的生态前哨:
风中有碳汇林沙沙作响的存折,
山地里显现出一张图一张网的轮廓,
看啊!巴尔虎的套马杆正与光伏板对话,
达斡尔的智慧在节水灌溉渠里流淌。
伊金霍洛旗的沙地已成绿海,
樟子松的基因库锁住了荒漠的狂想。
未来的盟约:康养旅居与文化的再生
当卫星俯瞰这片绿野之门,
会看见:
蒙古草原、鄂伦春的森林、
达斡尔的稻田,正用年轮、叶绿素和稻浪
合写一部新的《北疆协奏曲》——
高音部是风电场的旋舞,
低声部是湿地恢复的絮语,
而永恒的主题,是我们共同签收的
来自未来的绿色快递。
在疗愈小镇的暮色里,
萨满的鼓声化作心率监测仪的律动,
呼麦的泛音与森林浴的呼吸同频,
长调的悠远成了失眠者的摇篮曲。
沙疗泥疗羊疗水疗自然疗法找回天人合一,
五感疗愈为心身灵寻出重启之路。
这里,
每一片针叶都在过滤城市的喧嚣,
每一缕松香都在缝合疲惫的心灵。
每一寸土地都在歌唱,
每一棵树都在记账,
每一阵风都在结算——
不是金银,而是子孙后代的
万里晴空。
2025.5.19